內容提要:日前,外省一小學的家長信息統計表被曝光,引發輿論一片嘩然,當地教育部門做出反應,責成學校糾正錯誤做法,做好與家長溝通解釋的工作,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追責。
天津北方網訊:“領導子女”“企業老板子女”“權勢壟斷部門子女”“家長有犯罪前科的學生”“外地來、各種關系過來的學生”……假若你是學生家長,看到這樣一張信息統計表會作何感想?
日前,外省一小學的家長信息統計表被曝光,引發輿論一片嘩然,當地教育部門做出反應,責成學校糾正錯誤做法,做好與家長溝通解釋的工作,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追責。
學校統計家長信息的做法,一直存在爭議。對學生而言,容易因家長背景來定義自己,或產生“我爸是某某”的心態,或出現自卑心理。幾個月前,就有多地網友在網上建言,希望能禁止中小學收集家長工作單位和職務信息。隨后有的地方教育部門回應,正在研究取消相關做法。可見,這并不是個別現象,家長也并非沒有異議。
古人早就說過,有教無類,不分貴賤貧富,人人都應該擁有受教育的資格。這是實施良好教育的出發點。為人師表者,應該將平等、公正等價值觀植入學生心中,讓教育成為推動社會階層流動的階梯。如果戴著一副有色眼鏡對待學生,不僅誤己,更誤人子弟。
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終身的,除了傳授知識與技能,最重要的體現在價值觀塑造上。施教者必當慎之又慎,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快樂的受教空間,幫助他們順利走過人生關鍵的成長期。(津云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