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一張1951年的電費繳納單,一張跨越了70年的單據,至今仍好好地保存在李慶超的家中。也許大家都會好奇,這是一張什么樣的單據,可以讓一家人保存了70年之久?而70年前的電費單又是什么樣子?

1951年,全國解放初期,物資緊張,生活用電更是匱乏,而這張電費單之所以保留到今天,是因為這個單子對李慶超的家人更有著一層特殊的含義,就是票據上印有的“抗美援朝”四個字。
每每看到這張電費單上“抗美援朝”四個字,李慶超都不禁會想起來自己的外公。李慶超的外公曾是第四野戰軍的一名偵查員,參加過四平、遼沈、平津等多個戰役。抗美援朝的時候,外公所在的38軍是第一批入朝參戰的部隊。在一場戰斗里,外公所在的偵察連,一批又一批沖到前線去勘察敵情,大都沒有回來。外公很幸運,在偵查的路上,遇到了朝鮮當地的民眾,大家送給外公很多當地采摘的“隱蔽草”。靠著這些“隱蔽草”,外公成功完成偵查任務,繪制出敵方的火力布置圖,并因此立下戰功。李慶超回憶,外公在世的時候,常跟兒女們說:“戰爭年代能夠活下來的人都是萬幸,要我們珍惜現在的生活,這是很多犧牲的革命前輩沒見過的好日子。” 從70年前的一張單據、一盞小電燈,到今天璀璨的萬家燈火,電力工業的發展,一直與祖國同呼吸、共成長。
“那張70年前的電費單”就是網友“電網小客服”為我們講述的關于“紅色印記”的故事。
講紅色故事,慶建黨百年,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紅色印記”還在火熱進行中,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參與!
參與方式:下載安裝津抖云APP后,制作1分鐘內短視頻剪輯后進行上傳,關聯話題“#紅色印記”并@津抖云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