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作為中國近代郵政的發祥地,天津在中國郵政史上書寫了眾多第一。天津郵政博物館通過實物、復原件、影像、照片、雕塑等展示方式,記錄了中國郵政的發展,記錄著天津與郵政的故事。除了展示郵政的歷史變遷,天津郵政博物館里也有很多展現中國共產黨光輝歷程和新中國發展歷程的館藏品,今天我們要講的一封由天津發往香港的書信,就是其中一件珍貴的文物。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郵政接管小組于當天下午接管了河北郵政管理局,負責接管各支局的人員以軍代表的名義進駐各支局,接管了天津的郵政業務,標志著郵政從此正式回到了人民手中。1月17日,郵政職工1440人全部報到。當日下午,全市25處營業網點開始營業,辦理平信掛號等業務。
一封由天津寄往香港的、解放后給親友報平安的書信,見證了這段郵政的歷史。在這封信上面貼有很多的郵票,有解放區的郵票,還有一枚非常珍貴的郵票,是當時用匯兌印紙加蓋字樣來暫代郵票的。這封書信就是天津郵政博物館講解員為我們講述的“紅色印記”故事。
截至目前,“紅色印記”主題活動通過津抖云短視頻平臺共收到投稿短視頻350部。眾多創作者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將紅色故事娓娓道來,抒發著熱愛黨、熱愛祖國的赤誠情懷。“紅色印記”還在火熱進行中,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參與!
參與方式:下載安裝津抖云APP后,制作1分鐘內短視頻剪輯后進行上傳,關聯話題“#紅色印記”并@津抖云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