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27日,在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我市與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首次合作開展的實訓實習舉行結業式,清華大學30名大四學生的實習工作圓滿結束。這是發揮我市公共實訓中心引領示范作用和資源優勢,積極探索京津冀協同發展技術技能人才一體化培養的新模式。
天津北方網訊:27日,在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天津與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首次合作開展的實訓實習舉行結業式,清華大學30名大四學生的實習工作圓滿結束。這是發揮天津公共實訓中心引領示范作用和資源優勢,積極探索京津冀協同發展技術技能人才一體化培養的新模式。
30名實習實訓學生2月18日抵津,開始為期10天的實訓實習。這次培訓合作是“清華、北大學子津門行”活動成果的具體體現,是天津公共服務資源為北京高校提供支撐的一次大膽嘗試。在培訓方式上,首次嘗試“雙人才”培訓模式,將理論水平高的清華學子與動手能力強的實訓中心“涵養班”學員組合成隊,兩種人才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大大提高“任務”完成的效果,探索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新模式。
參加實習的清華學子們表示,在這里,他們實實在在地體驗了一次將理論變實踐的過程,第一次親手將自己設計的圖紙變成了一個個看得見的產品。
下一步,公共實訓中心將與濱海新區、清華大學共同發起成立“京津冀工程實訓聯盟”,在實訓實習、課程開發、模式創新、師資共享、技術轉化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津云新聞編輯李松達)